第15章(第1/2 页)
卢燕济自诩是一生一世不吃药的,只靠自己身体上大自然的力量来恢复健康,吃多了药或是吃错了药,反而会送命。
他哼哼一声:“医生都是阎王的帮凶,眼瞎了也是自然,谁老了不眼瞎?”
阿聊顶嘴:“那照您的意思,天下的医生都该死光咯?”
卢公不说话了,把字看完,原本还想敲打阿聊两句,但她今日的字写得实在是好,他不愿扫兴,于是更无话可说,打发阿聊走了。
但阿聊这次没走,留下来,犹豫着要不要开口。
“师公,”她下定决心,“我想去读书了。”
卢燕济没说话。阿聊便继续道:“我去上师范学院,不收学费的,校书的工作我也快完成了,以后写字背书就放在课后,也不会耽误的……”
卢燕济轻咳一声想打断她,没想到阿聊没给他机会。她只想跟他好好说说自己的想法:
“阿聊从小没见过父亲,师公供我养我,在阿聊心中就是阿聊父亲一般的人。阿聊虽然想去新式学校读书,但永远不会忘了师公教的写字背书的本领,也永远不会荒废。师公觉得阿聊日后与书卷打交道也能度过一生,可是师公仔细想想,我字就算写得再好,又有几个人会找一位女子求字呢?”
阿聊低头看着椅脚,态度不卑不亢,她一向话少,情绪不大起伏,像这样一口气说完一大段话是很少见的。
卢燕济脑子里回响的全是那句他是父亲一般的存在。
他之前有一个儿子,书读得很好,眼见要毕业替国家设计铁路,却生了病,送去西医那里,因为手术失误,死了。
在那之后他很久不愿意出门,不愿意面对这个新旧交替的世界,不愿面对那一股股“西潮”。
他闭了闭目,很快调整过来:“去吧。”
就这么一句话,阿聊听见愣住了。
“就……如此?”
卢燕济笑了,他一贯是不苟言笑的。“去呀,我倒也想看看小阿聊能闯出什么名堂来。”
调侃的语气,心是真诚的,阿聊很了解他的口是心非,也难得的笑得很明媚:
“好呀,阿聊一定争取考第一,让师公脸上特别有光!”
“那倒也不必,读书讲究随缘…阿聊不要累着了……”
“不过你说,想上师范学校,可是想好了?”
阿聊点点头:“想好了。”
哪怕出来做个像庄屏一样的老师也好呀。
卢燕济凝着她,琢磨着语言:“师公这两年,也算小有积蓄。中西、清心这样的学校虽然供不起,一般的好学校也是可以的,你大可以再考虑些别的……”
邹广这个时候走进来添热水,神神秘秘对阿尔道:“师公有样好东西呢。”
提都提了,卢燕济也不好不拿,于是拿出来一张单子,阿聊一看,上面登记了上海大部分招收女学生的中学的学费、位置、教学成果……
阿聊心里一动,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这时正好杜兰进来,说有人来拜访卢公,是什么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。
原来冯景第二天领着医生去罗顾月家里,见她家里的墙壁上糊了纸防臭虫,一问得知是昨日领路的那两个孩子做的,心里有些感动,打听了一下两个孩子是谁,才知道原来是国学大师卢燕济的两个门生。
冯景早年与卢燕济故妻赵归华相识,曾多次受到赵归华的照拂,如今得知卢家现在搬到这一带来了,加上两个孩子的缘故,她觉得应该登门拜访一回。
阿聊和邹广自觉地退出去,端水的端水,整理的整理。
没过一会儿,阿聊被叫进去。
冯景看见她眼睛里就蕴起笑:“你叫阿聊呀,真是个好姑娘。罗顾月家的臭虫,是你帮忙灭的吧?”
“这种臭虫很隐蔽,你怎么发现的?”
阿聊如实回答:“我认识这种臭虫,而且墙上还有血迹。”
冯景朝卢燕济一拍大腿:“卢公您看,我说这姑娘聪明心细,果真如此吧?”
卢燕济喝了口茶,没说话,但脸上很受用。
“听说你在挑学校?挑好了么?”
阿聊摇摇头。
“是这样,今年南洋医科大学新开了万和医学预科班,两年预科课程结束后成绩达标者可以直升南洋医科大学,直升的学生大学的学费直接减半。”
“至于万和预科的学费,原本是一年一百六十元,普通人家原本是难以承受的。但为了多多培养医护人员,我们医院与南洋医大协商,让他们开设“社会学生”通道,通过该通道入学的学生,学费可以减半,也可以借助学贷款,工作以后再偿还学费。成绩优异者,还可以考取全年奖学金,但只有一个条件,预科结束只能选择学医,其它职业学不了。”
冯景凝着阿聊:“阿聊,我总共见了你两面,就发觉你心细,聪明,若是你有心学医,走这个通道,学费的问题,我愿意替你谋划,总归能解决,你看呢?”
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