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6节(第3/4 页)
”
萧图古辞道:“可也不能在城里等死!城破在即,总要想一条后路才是!”
耶律宗允微微摇了摇头,闭上眼睛。大定府这么容易就被攻破,完全出乎自己意料,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。城守不住,出城与宋军交战,契丹更不是对手。怎么做?天知道。
城外,杜中宵抬头看了看太阳,对刘几道:“时候差不多了,命令前线士卒,蚁附登城!”
刘几应诺,叫了前线的指挥官来,详细吩咐。宋军在火炮支援下蚁附登城是成熟方案。先用火炮把城头的防御设施全部砸烂,然后换成开花弹,把城头的防守士卒赶跑。再用火炮把一段城墙封锁住,步兵立即架云梯登城。只要登上城头,使用火枪的宋军可以牢牢守住这一段城墙。而之后,就是把火炮架到城头去,把城墙完全占领,打开城门迎接大军。
吩咐完毕,刘几道:“太尉,看契丹的样子,对我们如此登城完全没有防备。依我估计,只要一两个时辰,应该就可以占领大定府。”
杜中宵摇了摇头:“大定府是按开封府建的,除了外城,还有内城,还有皇城。今天占领外城应该没有问题,占领内城不可能。你做好准备,占领外城之后,要安抚城中的百姓,布置进攻内城,还有许多事情。听说南门这里,住的是汉人百姓,要妥善安抚。”
刘几应诺,道:“太尉说的是。现在契丹皇后居上京,其余王公都在大定府了。占了大定府,灭了斡鲁朵,契丹的势力就大多去除,算是灭国了。”
杜中宵道:“是啊,此战之后,契丹就算是灭国了。剩下上京,兵马不多,人口不多,能压制住北方蛮族,就非常了不起了。契丹一时之雄,没想到最后灭亡的时候,竟然是这个样子。说实话,我都不敢相信。本来想的,此战出燕山,用数月时间,占领中京道,已经非常不错。到时如果合适,秋冬季节大军北上上京,彻底击败契丹。却不想,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就能占领大定府。”
刘几一起感叹。这谁能够想到,契丹这样的大国,一败之后,就再没有还手的能力。
实际上哪里是现在没有还手的能力,年前在幽州的时候,契丹已经完全不是宋朝的对手了。只是突然一战,不管是契丹人,还是宋人,都没有注意到而已。
城头上只剩下零星的契丹士卒,根本无法阻挡登城的宋军。不多时,宋军就在城头列开阵势,攻占了南边城墙。从城墙下缒下大绳,吊了几门炮上去。
杜中宵眼里,这种攻城的办法太傻。现在有枪有炮,应该用更花哨的方法才是。奈何不管是什么花哨方法,都不如这土方法顶用。简单直接,快速高效,几乎没有失手过。
现在的宋军,装备情况很混乱。用的火枪,然后火炮发展又太过超前。大多数时候,都是炮兵就决定了战役格局,步兵仅仅是最后决胜时查漏补缺用的。
一个时辰后,宋军占领南段城墙,进入城内打开了朱夏门。随着一阵欢呼,宋军大队跨过落下来的吊桥,列阵进入了大定府。
(最近病了,每天一更。还有,本书要结束了,下本书写两宋之交,自己做皇帝。希望快点出来。)
第章 进城
踏进朱夏门,杜中宵扭头看了看西边的太阳。太阳依然高高挂在天上,离着天黑还有一段时间。
路的两边是城中百姓,跪在那里,面前摆着香案。香案的后边,百姓手持酒肉,向进来的宋军劝酒肉。南门这里,是汉人的居住区,来的是中原军队,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。
杜中宵心中明白,这些虽然是汉人,但与宋朝境内的百姓是不同的。现在宋朝占尽上风,他们自然就心向中原。如果占上风的是契丹军队,他们只怕是另一种样子。不能怪百姓,他们在异族的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几百年时间,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,也形成了自己不同的心理。中原皇帝靠不靠得住?对于这些人来说,实际上是要打个问号的。
历史上女真人灭亡契丹之后,宋朝兴冲冲地去接收燕山府。本来以为,百姓应该焚香相迎,最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。甚至在女真人南下的时候,他们选择了站在女真人的一边。
百姓有没有错?百姓是没有错的。不是百姓自己跑到了敌人这里,而是中原王朝无能,让他们被掳掠到这里。不能说是前朝的错,与宋朝无关。宋朝继承了中原王朝的道统,就要接下这些历史。不管是好的,还是坏的,统统都要接下来。
这个道理不只是对宋朝是这样,很多时候都是这样。便如杜中宵前世,香港、台湾等地,不能因为他们反华、反中,就说是那里的百姓错了。没有统一,就是中国的错。统一了之后没有治理和教育好,还是中国的错。这是泱泱大国的气度,也是泱泱大国应该负的责任。
走过街道,杜中宵对身边的刘几道:“本是汉人,流落到北地,数百年了,这些百姓不容易。命令下去,进城的兵士不得骚扰百姓。若有犯者,格杀勿论!对于这些百姓来说,我们是解放者,是救他们生命于倒悬,不再吃苦的人。不能反过来,让百姓受到更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